首页

SM免费视频

时间:2025-05-25 12:06:40 作者:我国钻井技术获“数智”突破 “硬核”技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浏览量:95979

  央视网消息:5月21日,记者从中国石油获悉,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钻井系统——“长龙号”智能钻井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对推动我国能源行业数智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长龙号”智能钻井系统集智能钻机、智能井场、智能决策平台于一体,可为地下近万米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智能工程技术。系统通过井下传感器网络与地面智能平台的实时数据交互,可自动完成地质参数采集、钻井轨迹优化、设备状态监控等关键作业环节,显著提升钻井效率与安全性。

  历经十余年自主攻关,科研团队突破“集成管柱自动化处理系统”“数字孪生平台”等4项核心技术,研制出“悬持式”电驱二层台机械手、第四代综合录井仪等关键设备,开发了GW-ROS参数优化等7套智能钻井决策平台。系统不仅实现了钻井作业的全流程数字化,更构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油气勘探开发解决方案。

  走进作业现场 智能钻井系统重塑作业场景

  当数吨重的钻具实现毫米级精准对接,当钻井工人从操作工转变为数字屏前的监督者,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位一体"智能钻井系统,正在重塑传统油气勘探开发的劳动场景。近日,记者走进辽河探区深层页岩油施工现场,实地感受智能钻井系统带来的智能体验。

  在“长龙号”智能钻井系统辽河探区深层页岩油的作业现场,记者看到钻机的操作人员,轻点屏幕即可完成全流程作业。

  在传统作业中,钻井队员工总和“脏”“累”“苦”“险”分不开家。针对这种情况,智能钻井系统研制、升级改造九种自动化机具,配合“悬持式”电驱二层台机械手,钻具精准排放、实现了钻台、二层台、场地三大作业区无人化。

  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如果中国石油国内全部钻机都使用该系统,每年节省的时间相当于一支井队连续不间断工作30年。支撑一键实现系统操作这一变革的,是覆盖全井场的智能传感网络——系统每秒可采集150组数据,构建起实时更新的“数字孪生井场”,其智能决策平台每5秒生成最优钻井参数,让钻头自动“追着油层走”。

  在安全管控层面,系统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与电子围栏,构建起“防拉扯、防碰撞、防坠落”三大安全防护体系。而在地质勘探开发领域,气体检测组份从8种扩展至15种,分析周期从35秒压缩至10秒,让油气藏薄层识别精度实现质的飞跃。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方谈跨境赌博:愿与有关方面加强合作,加大力度打击跨境违法犯罪

自2023年11月10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互免签证政策正式生效以来,中哈两国的人员往来显著增长,新疆各口岸呈现出繁忙景象。据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统计,协定生效一年来,经新疆口岸往来中哈两国的人数达192.9万余人次,较前一年同期增长129.18%。

黑龙江4月中旬末开始播种:松嫩平原防旱三江平原哈尔滨牡丹江防涝

工业发展富有成效。第二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建立起富有当地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2012年至2022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77倍,产业链深度和广度不断延伸。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比上年增长1.1%,高新技术企业达15家。

山东济宁: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提至100万元

美研中心与美国华盛顿亚洲国际问题促进会在复旦大学联合主办了中美国际安全暑期讲习班。讲习班持续举办了十几年,很多学员后来成为各自领域的骨干和带头人。

2024第八届老舍戏剧节启幕,三个月90场演出规模创历届之最

在中国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中明确提出:“将中华文化元素有效融入中国品牌,深度挖掘品牌文化价值内涵。”

王毅应约会见捷克国家安全顾问波亚尔

“今年,我们之所以能逆袭丰收,农业部门指导是保障,前期早稻的良种选育更是关键。在充分考虑赣北地区的天气情况和地域特征后,我们在年初选择了生育期更短、抗灾害能力更强的稻种。”聂小龙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